作者: 行业动态 发布日期:2024-06-12
2021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厦门市建设工程建设价格站在中国的领导下,紧随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脚步,打造了“以党建引领造价,用专业带动卓越,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工程建设价格发展道路,为建设“两高两化”城市挥洒汗水、建功立业,谱写了一篇篇精彩华章。
80年代末,在厦门经济特区城市建设的初期,城市建设欣欣向荣,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花,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各类工程计价依据相对匮乏。1983年,市造价站率先编制出台了《厦门市建筑工程材料预算价格表》、《厦门市工料汇总表》等各类计价标准,为特区工程建设提供了全面可靠的计价参考。
90年代市造价站编制了《厦门市建筑工程综合价格定额》,继深圳特区后,第二个编制了地方定额。当时工程管理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的初期,全国工程建设价格组成中企业管理均是按企业视级别取费,厦门市在编制《综合价格定额》中首先创新将企业管理改按工程类别取费,与企业的性质无关,并实行劳动保险费在单列计价,统筹管理。这一系列措施是在当时均是造价管理改革的尝试,走在全国前列。
21世纪初国家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并颁布了《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03版),这是当时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里程碑。为越来越好贯彻好国家2003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市造价站组织编写了《厦门市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03版 )细则》,并与招投标制度相配套。
近年来城市加快了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针对解决厦门地质复杂,轨道交通工程计价依据缺失的问题,2020年市造价站及时组织编制并出台了《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预算定额》,该定额率先全国编制过海泥水盾构、矩形盾构等计价定额,并结合厦门地质情况,调整测算了土压平衡盾构掘进的工效、盾构机的台班单价等,为厦门市轨道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计价依据,推进轨道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也填补了我省轨道交通工程计价依据的空白。
针对厦门建筑市场出现的新建筑工艺,及时编制出台相关计价依据和补充定额,如编制发布提升脚手架补充定额、盘扣式钢管支撑架模板补充定额、城镇生活垃圾污水管养定额、重点建设项目工期指导意见等。
建筑市场日新月异,为了合理反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造价水平,规范我市建筑工程计价标准,市造价站与时俱进,及时编制计价依据,以满足建筑市场计价需求,逐渐完备我市建筑市场的计价体系。
1998年在招标工程中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统一报价基础,并允许标后一个月内进行核对工程量清单,这项制度的推行,在当时全国招投标工程绝大多数都是投标人各自计算工程量,背靠背进行投标报价,采取由招标人提供的统一工程量清单报价制度后,有利于招投标公开,公平的原则,有力推行了招投标计价管理的改革。
2003年厦门市推行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办法,市造价站拟写了厦门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投标计价暂行办法,这是全国最早一份解决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办法的计价文件。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价的界定办法。第一次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最低控制价,最高控制价理论,提出的招标控制价理论及其名词、概念被国家标准GB0500-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采用。这一方法因为真正切中了招投标工作的实质,是价格的竞争与信誉的竞争。对促进反腐倡廉,公平竞争,充分的发挥投资效益起了积极的作用,迅速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2005年市造价站拟定了厦门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最低控制线标准、成本预警价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促进企业引进先进管理方法,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真正体现了报价合理,公平公正的计价体系。自2005年以来,市造价站经过广泛收集资料数据,科学测算,结合我市实际市场情况,先后8次调整了投标报价最低控制线标准,使控制价更贴近建筑市场,更好地为建设工程提供计价服务。
2008年市造价站组织编写了《建设工程建设价格管理理论与实务》将厦门市实行经评审最低价中标办法的理论及具体做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与总结。
针对中国传统预算定额工料机直接费子目单价与国际惯例中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不相适应的最大障碍点,市造价站大胆踏上了“综合价格”改革征程。综合价格改革的基本点在于将“量价合一”改为“量价分离”的构成,其重大意义在于把传统预算定额的指令性改变为指导性,按照国际惯例通过供求关系和市场之间的竞争形成综合单价及工程建设价格,实现了建设工程主要专业工程综合价格的改革,整体推进了建设领域主要专业工程招投标“清单+综合价格”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践。
1990年起市造价站编制的《建筑工程综合预算定额厦门单位估价表》是实施工程建设价格动态管理的一大亮点,改以定额为依据的单一模式为定额,市场相结合的双轨制,从而解决定额计价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的问题,即是定额计价的一种补充,也是定额修编的依据。
2003年国家推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推动了定额计价模式向市场化清单计价模式的转变。2004年市造价站编辑出版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参考价目表》,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项目划分及内容设置,收集市场上的施工劳务、承发包价格,及以往工程结算价格,以有效地服务于建筑市场的需求。
2021年依据工程建设价格服务贸易市场化改革要求,市造价站及时出升级改版了《工程量清单市场综合价》,逐步地使厦门市的预算价贴近市场成交价,来提升了厦门市计价的准确率。《工程量清单市场综合价》的项目及价格随市场的变化而适时调整。
自90年代以来,市造价站适时改革计价模式,实施综合价格动态管理,共编制了建筑、装饰、安装、市政、修缮、非开挖修复等预算估价、计价参考价目表、工程量清单综合价150多册,全方面地指导了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使我们市的造价管理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厦门市的造价工作服务市场经济又一次得以完善。
造价人的座佑铭是:造福桑梓 初心无价。2020年初,市造价站成立了“计价服务轻骑兵”,主动出击,服务建筑市场。俯下身,沉下心,下沉一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针对建设项目材料价格大大上涨的实际困难,及时出台了主要建筑材料和设备风险管控和价格调整机制,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部署市建设局吹响应急工程建设的“冲锋号”。出台了应急抢险工程计价办法、调整了应急工程人工费动态指数、颁发吊装集装箱整体式活动房补充定额,填补了我市应急工程计价办法的空白,厦门市也成为中国第一个将工程建设价格管理范围延展至应急工程的城市。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重点项目再提速、再提质、再提效,市造价站主动服务新体育中心建设项目、环东海域新城、翔安新机场建设等重点项目。依托项目长效联系机制,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全方位计价服务。通过“精准滴灌”和贴心服务,推动我市建筑工程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我市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针对造价纠纷进行协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做到有问必答,来函必复,并在90年代初就率先利用互联网先进管理模式,搭建网上答复的平台,全年答复来电、来函达上千个。
市造价站定额管理将回归定额为“规定的额度”之本源,基于生产、技术层面“精细化管理”原则来测定、发布建设工程工料机消耗量定额。逐步补充完善相应的计价标准,控制消耗量,规范统一工程量清单计量办法、投标企业自主报价、充分竞争形成价格的工程建设价格形成机制。为特区建筑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