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安博中国官网 发布日期:2024-04-06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强信心、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推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回升向好、进中提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取得新成效。
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011.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4.38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6800.91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12736.36亿元,增长6.2%。三次产业体系由2022年的2.5∶35.6∶61.9调整为2.4∶34.0∶63.6。按非流动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5471元,比上年增长5.3%。
年末全市非流动人口1377.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0万人,其中城镇非流动人口1167.9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为84.79%,比上年末提高0.13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49.52万人。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4%。从分类看,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衣着、居住、医疗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上涨3.4%、2.4%、1.1%、0.6%、0.6%、0.5%,食品烟酒类价格与上年持平,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比上年下降2.0%。12月份,武汉新建商品房价格同比上涨0.3%。
年末全市市场主体206万户,比上年增长15.4%,其中,企业89.37万户,增长14.1%;个体工商户115.98万户,增长16.5%。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42.25万户,增长19.6%,其中,新登记企业17.46万户,增长9.1%;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4.75万户,增长28.6%。
全年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5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4.5%。主要农产品中,粮食产量91.19万吨,增长1.5%;蔬菜及食用菌产量842.80万吨,增长0.5%;水产品产量47.36万吨,增长4.5%;禽蛋产量12.18万吨,增长6.2%;生猪出栏203.77万头,增长4.5%;家禽出笼3784.99万只,增长1.3%。全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542家,增长34.2%。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30.3亿元,增长5.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17.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9.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公司营业收入15633.36亿元,增长0.6%;规模以上工业公司资产合计20972.66亿元,增长4.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增速高规上工业2.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8%。
全年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654.29亿元,比上年增长7.1%。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0.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提高12.9 %;第二产业投资下降6.9%,其中工业投资下降6.8%;第三产业投资提高2.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1%。民间投资下降1.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3.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2.5%,其中住宅开发投资提高6.4%。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4497.5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5%。全年房屋竣工面积1110.50万平方米,增长32.9%。
全年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分别完成0.10万户、4.14万户,老旧社区改造296个。保障性住房投资139.08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4.32万套,筹集租赁房6.00万套。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31.90亿元,比上年增长8.6%。按商品形态分,商品零售额7135.86亿元,增长8.1%;餐饮收入396.04亿元,增长18.2%。按销售类值分,限额以上单位15大类商品零售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服装鞋帽、汽车、金银珠宝、石油及制品类分别增长32.7%、22.5%、21.3%、14.5%和12.9%。全年限上单位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增长9.0%,占限上社零额的比重为29.3%。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360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出口2167.3亿元,增长1.9%;进口1438.9亿元,增长4.3%。“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1460.1亿元,增长6.8%。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3.08亿元,增长6.0%。
全年实际使用外资比上年增长2.0%。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78家,增长32.6%。
全市共有外国驻汉领事馆4个;国际友好城市29个,比上年新增1个;国际友好交流城市93个,比上年新增3个;境外驻汉代表机构23家;接待外宾及港澳同胞2143人次,比上年增加1781人次。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96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1.20亿元,增长6.4%。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298.35亿元,增长4.7%。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8483.85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13754.51亿元,住户存款16344.52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47517.12亿元,增长7.1%。其中,消费贷款9884.7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企业贷款30962.07亿元,增长10.4%。
年末总部设在武汉的金融机构35家,比上年增加4家。在汉设立或筹建后台服务中心的金融机构42家,比上年增加9家。上市公司102家,比上年增加5家,其中境外上市公司23家,境内上市公司79家。
全年实现保险保费收入968.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03.13亿元,增长8.2%;人身险保费收入765.31亿元,增长13.0%。全年各类保险赔付支出330.05亿元,增长31.9%。其中,财产险赔付137.89亿元,增长21.1%;人身险赔付192.16亿元,增长40.9%。
全年社会物流总额4.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全年完成货运量71299.69万吨,增长15.9%;货物周转量3010.77亿吨公里,增长12.1%。全市民用航空航线条,其中,国际航线条。中欧(武汉)国际班列到达国家40个;到达城市115个,比上年增加8个。中欧班列开行数量1005列,增长64.8%,比上年增加395列。
全年旅客运输量9924.01万人,比上年增长112.6%。旅客周转量356.16亿人公里,增长123.7%。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456万辆,比上年末增加34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391.38万辆,增加29.51万辆。
年末轨道交通线%。全年地铁运营总里程486.34公里,增长5.6%。轨道交通客运量135284.1万人次,增长51.3%,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为66.4%。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23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快递业务收入173.34亿元,增长8.9%。全年完成快递业务量18.8亿件,增长1.9%。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01.7亿元,增长25.4%。年末固定电线.7%。年末固定宽带接入用户617.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8.8%。
全年在校研究生20.88万人,比上年增长5.7%;本专科在校生116.11万人,增长2.3%;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7.78万人,下降1.0%;普通中学在校生44.76万人,增长7.5%;小学在校生80.48万人,增长7.7%;幼儿园在校生36.72万人,下降5.3%。
武汉地区共有科学技术研究机构9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19个,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5人。全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34712项,增长6.9%;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2198.43亿元,增长62.2%。
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共有14500家,其中本年新增185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494.48亿元,占GDP比重为27.5%。
全年专利授权量73836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2751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有效量47486件。每万人口专利拥有量275.23件,增长17.7%;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84.25件,增长21.8%;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有效量34.56件,增长23.0%。国际PCT申请量1303件,增长21.8%。
全市共有市直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498.42万册,接待读者287.04万人次;市直博物馆10个,接待观众715.52万人次;市直艺术表演团体机构8个,新排上演剧目15台;市直专业剧团获国家奖12个;市直艺术单位开展文化惠民活动809场。
全市共有电影院165家;电影放映场次210.50万场,比上年增长37.7%;观影人数2990.10万人次,增长90.6%。
年末A级旅游景区57个,比上年增加5个。旅游厕所710座,星级以上宾馆43家。全年接待游客人数33345.50万人次,增长62.4%。旅游总收入3769.85亿元,增长69.5%。乡村休闲游综合收入211亿元,增长31.4%。
年末共有卫生事业机构6981个,床位10.61万张。每千人拥有医院病床6.64张。卫生技术人员13.60万人,增长4.9%;其中医生5.05万人,护士6.62万人。每千人拥有医生3.66人。年末共有三级医院80个,其中三甲医院30个。年末共有疾控中心19个,妇幼保健机构16个。
年末共有体育场馆175个,等级运动员发展人数835人,优秀运动员49人。全年举办国际国内赛事活动34场。体育重大比赛获金牌数49枚,其中世界级比赛获金牌14枚,国家级比赛获金牌35枚。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5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6%。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105元,比上年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693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60元,增长7.7%。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8372元,比上年增长8.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0673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771元,增长11.1%。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690.91万人、603.50万人、338.17万人、450.14万人和379.5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6.5%、6.1%、3.3%、4.5%和7.6%。社会保险净增参保人数69.01万人。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99.38%。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上调135元。
全年拥有社会福利机构280个,床位49110张。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03万人,累计支出5.00亿元。全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96万人,累计支出5.22亿元。全年新改扩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156个,比上年增长2.6%。
全年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17.11万吨,其中家庭用量6.84万吨;天然气供气总量25.91亿立方米,其中家庭用量9.94亿立方米。全市排水管道长度14223.30公里,比上年增长4.3%。城镇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7.9%。
全年用电量755.4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4%。其中,全行业用电608.04亿千瓦时,增长4.6%;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用电147.40亿千瓦时,下降5.7%。
全年完成海绵城市建设74.23平方公里。根据全市路灯摸底最新结果,全市共有路灯48.3万盏,比上年新增2.2万盏。新建成微循环道路123条。全年药品抽样检测合格率98.38%,比上年提高1.76个百分点;食品抽样检测合格率97.99%,提高0.22个百分点;公众食品安全满意率87.68%,提高0.24个百分点。新改扩建城区公共厕所109座。
全年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值38微克/立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9天,空气质量优良率79.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39019.70公顷,比上年增长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0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12%。全年新增绿地1005.39万平方米,新建绿道103.17公里。公园总数188个,公园游人量1亿人次。
1.本公报2023年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最终核实数以当年《武汉统计年鉴》为准。
3.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经营主体及农产品网络零售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保障性住房数据来自市房管局;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武汉海关;实际使用外资、对外承包工程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局;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艺术表演团体等数据来自市文化和旅游局;电影票房、观影人数等数据来自市委宣传部;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集装箱吞吐量、快递业务、民用航线、国际班列、邮政业务等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轨道交通线路长度、路灯等数据来自市城乡建设局;户籍人口、民用汽车数量来自市公安局;电信业务收入、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等数据来自湖北省通信管理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保险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湖北监管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卫生机构、床位、人员等数据来自市卫健委;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低保、社会服务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市医保局;重大科学技术成果、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市科技局;两院院士人数来自市科协;市场主体、专利数据、食品满意率、药品抽检合格率等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石油气、天然气数据来自市城管执法委;用电量来自市供电公司;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市水务局;绿化数据来自市园林和林业局;生态环境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价格、粮食、畜禽、城镇和乡村居民收支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