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客商 聚合力 促发展

作者: 党建工作 发布日期:2023-11-12

  11月3日至4日,以“弘扬客商精神,助力民族复兴”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梅州召开,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代表1000余人齐聚梅州,共商振兴之路。

  作为本届客商大会的重头戏之一,11月4日,梅州各县(市、区)同步开展“百千万工程”系列项目动工和投产活动。其中,梅县区当天集中动工投产25个民生实事、实体经济项目,总投资达203.7亿元。

  “我们热忱欢迎,各位企业家、各路朋友多到梅县区考察指导、投资兴业,共享发展新机遇,共创事业新辉煌。”活动中,梅县区委书记温助民发出诚挚邀请,期盼与客商们携手共奋进、同心谋发展、实干创未来,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推动资本回流、项目回迁、技术回归、智力回哺,不断延链补链强链,赢得发展主动权。

  当天上午9时,崭新的宪梓公园分外热闹,宪梓公园开园暨梅县区系列民生项目动工、竣工仪式在此举行。

  全国政协原常委、中国侨联副主席、香港裕货公司董事长余国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梅州社团总会主席、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智明,广东宝丽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世界客商大会荣誉主席叶华能等客商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梅县区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的积极行动。

  此次集中动工、竣工的系列民生项目共有14项、总投资60亿元。其中动工项目有6项、计划总投资31.3亿元,分别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梅花山云麓、客家新天地缤纷城、畲江镇圩镇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梅县区城区市政电力管沟、韬奋纪念大桥等项目;竣工项目有8项、总投资28.7亿元,分别为梅县宪梓公园、东部快线雁洋—松口段、梅县区天虹购物中心主体工程、梅州市培英东山高级中学(一期)、韩江(梅县段)治理工程、丙雁美丽乡村、梅县区中医医院梅冰综合大楼、蓬辣大桥等项目。

  系列动工、竣工民生项目涵盖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领域,无疑将加强完善梅县城市功能配套,加快构建“一中心四片区”城市发展格局,带动美丽城镇、和美乡村建设,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其中,宪梓公园项目是梅县区集聚乡贤力量、建设绿美新城的生动实践和样板项目。该公园占地485亩,总投资4000万元,建有博士铜像、广场、登山步道等休闲、健身、娱乐设施,将与三丰森林公园以及即将启动建设的梅县人民公园串珠成片,打造“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城在林中、村在景中”的强富绿美新城乡。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园建设过程中,曾智明传承其父博士爱国爱乡、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精神,捐资2000万港币促成公园第一时间动工建设。

  近年来,梅县区每年集中八成以上财力用于民生事业,全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广大客商、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粤东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梅州市外语实验学校、华业外国语学校等建成开学,东、西部快线加快建设,老旧小区、城中村、公园得到升级改造,推动梅县区在打造强富绿美新县域、美丽兴旺新城镇、宜居宜业新乡村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志成城泰山移。”梅县区委书记温助民在致辞中表示,衷心希望各位客商继续发扬爱国爱乡、乐善好施的崇高品格,积极支持梅县民生事业发展,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增民生之福。同时,梅县区将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拿出最高标准、最实举措、最大力度,用心用情用功建好幸福之城。

  位于梅县区城东镇的嘉元时代年产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二期,是此次集中竣工投产的项目之一。步入生产车间内,一台台自动化生箔机整齐排列,生箔阴极辊缓缓转动,“吐”出厚度仅为头发丝直径1/15的4.5微米铜箔。

  铜箔越做越薄,产业越做越厚。以嘉元科技为龙头的铜箔产业集群的快速壮大,是梅县区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力发展实体经济的生动实践。

  此次动工、竣工的系列实体经济项目共有11项、总投资143.7亿元。其中动工项目有5项、计划总投资88.1亿元,分别为嘉元时代年产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二期、梅县区智能家电产业园、梅州综合保税区独立储能电站、嘉兴物流园、梅州成富科技电子元器件等项目;竣工项目有6项、总投资55.6亿元,分别为嘉元时代年产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一期、梅州国际陆港、超华科技年产600万张高端芯板主体工程、象帝电子科技、中芯云联精密加工、梅州加贝实业黄金首饰加工等项目。

  这一系列实体经济项目的动工、投产,标志着梅县区培育壮大“2+1”现代工业集群,构建从上游新材料到下游新能源应用的产业链条实现全新突破,将为梅县区实体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增添强劲动力。

  近年来,梅县区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抢抓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机遇,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主动对接制造强省产业分工,坚定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增资扩产,加快培育铜箔、装备制造、智能家电“2+1”现代工业集群,努力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贯通产业链上下游,以产业“加速跑”,挺起实体经济“硬脊梁”。

  目前,铜箔产业正从单一材料向设备、电池、电站拓展,成为全国铜箔重要生产基地,向“中国铜箔之都”迈进;装备制造产业从轮毂等零部件生产向半挂车整车组装的产业链条延伸,带动17家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智能家电产业从电控板到线束、电机、电子显示等核心部件集聚。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梅县地区生产总值比增7.1%,增速跑赢全国、全省、全市大盘;规上工业总产值比增12.3%、规上工业增加值比增11%,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梅县区委副书记、区长王锋在活动中指出,接下来,梅县区将坚持以高水平发展为牵引,树牢“产业兴区、项目为王、企业第一、服务至上”理念,抢抓实施“百千万工程”、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等重大机遇,聚焦“2+1”产业集群和、等新兴起的产业,久久为功狠抓实体经济发展,争当梅州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奋力开创梅县老区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新局面。

  绿水青山之间,宽敞平坦的柏油双向四车道如玉带般向前舒展,串联起沿途的客韵民居、农田果园,道路两旁独具梅县特色的金柚造型路灯、栽种齐整的樱花树苗点缀其中。行驶在刚刚竣工通车的梅县区东部快线第四标段——雁洋至松口段,颇有“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之感。

  作为梅州通往福建武平、永定的重要出省通道,同时也是梅县区东北部连接松源镇、松口镇、桃尧镇、雁洋镇以及蕉岭县的重要道路,梅县区东部快线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一直备受关注。

  “东部快线亿元,共分七个标段实施建设。”梅县区公路事务中心计划工程部部长卢荣坤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五个标段,其中第五、第四标段已先后建成通车,第一、二、六标段正热火朝天加速推进。

  据其介绍,东部快线第四标段雁洋至松口段起于雁洋镇剑英大桥东北侧,终点位于松口镇单竹窝电站,路线亿元,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

  结合打造“一河一路一树一花一景”生态景观廊道,东部快线第四标段延续第五标段“樱花大道”和“金柚路灯”的建设,全面丰富提升道路景观,展现梅州客家特色。该路段的竣工通车,将串联起丙雁松示范带,逐步推动松口镇、雁洋镇、产业发展。

  “路宽了、景美了,从松口到城区单程就快了15分钟左右,物流火车可直接到村门口,对我们柚农来说,这就是一条致富路。”望着眼前崭新的大道,松口镇柚农廖叔满脸笑意。

  路通则业兴,业兴富。对于山区县梅县区来说,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县域振兴必不可少的支撑。

  近年来,梅县区将交通建设作为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快速度推动各项目提质提速,随着梅龙高铁加快建设,瑞梅铁路、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东、西部快线齐头并进,内畅外联的现代交通体系正加快成形,梅县区即将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生活圈”,成为连接潮揭汕、联通海西区的中心枢纽,交通区位优势正逐步转化为推动梅县高水平发展的新动能。

安博官网|下载app 版权所有 渝ICP备1100240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