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党建工作 发布日期:2025-02-17
春节过后,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以“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全力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加快推进交通建设项目复工复产。在泰安港码头,层层堆叠的集装箱彰显出蓬勃生机;在中梁山隧道施工现场,凿岩台车的轰鸣奏响了“奋进曲”;在广南联络线工地,建设者们铆足干劲,用汗水与拼搏开启新一年的奋斗篇章……
2月5日,浙江交通集团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宁波南段项目桑洲岭隧道完成今年首次爆破作业。此次爆破作业位于桑洲岭隧道新建右幅出洞口,邻近既有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是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目前,该项目方门大桥前后的路基、梁板预制场、水稳站等施工点作业已全面启动。
2月7日,细雨在空中飘落。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王斌爬上3米高的凿岩台车,按下启动按钮,车辆发动机发出一阵轰鸣,向着成渝中线高铁中梁山隧道继续掘进。
今年,成渝中线高铁将迎来主体工程收官,全线重难点及控制性工程——中梁山隧道计划全隧贯通。成渝中线高铁项目建成后,重庆、成都将实现1小时内通达,受益群众近3000万人。
2月5日,成渝中线余台大型机械同步投入作业,率先奏响复工复产“奋进曲”。11时,随着最后一孔凿完,王斌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隧道24小时轮流作业,凿岩台车目前以每天3米的进度开挖。”项目部总工程师康建民介绍,智能台车的使用让施工效率提升了50%。
今年23岁的隧道技术员杨帆来自湖南邵阳,2023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中梁山隧道工作,已在施工现场度过了两个春节。“我刚毕业,实战经验不足,春节留守期间还可以多学点知识、积累经验。”杨帆说。
项目部提前储备了复工复产所需物资。春节假期前,隧道施工所需的砂石料、水泥、粉煤灰、钢材等材料已实现满仓储备,可满足接下来1个月的施工需求。
为如期完成贯通任务,中梁山隧道作业面从传统的6个增加到了8个,施工效率提高约30%。同时,隧道还配备了成套智能管控系统,可提前2小时预警地表突变,整体施工效率提升15%,项目预计于今年年内实现贯通。
2月10日,辽宁各地持续出现低温天气,但辽宁港口集团(简称辽港集团)各集装箱码头作业现场却是一派繁忙景象,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货轮往来穿梭,大型机械作业声此起彼伏。1月,辽港集团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实现新年良好开局。
开年以来,大连集装箱码头公司充分的发挥“优速捷”“高精准”品牌辐射作用,1月高效完成船舶作业近380艘次,实现内贸、外贸集装箱量稳步提升。丹东港集装箱分公司发挥资源优势,全力做好集装箱装卸作业各节点衔接,今年首月集装箱作业量同比增长近45%,火车集疏港作业量大幅提升。
为保障煤炭供应,大连港散杂货码头分公司根据天气情况积极调整作业计划,1月完成内贸煤炭作业量同比增长14%;营口港二公司及时协调解决生产中的难题,高效完成今年首月40余艘次煤炭船舶作业,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7%。
作为东北区域粮食南下的枢纽港,营口港粮食公司围绕核心货种,持续提升粮食转运能力,在“凯亚”轮6.2万吨外贸大豆卸船作业中,通过开发30英尺自卸车倒运货物直取作业等方式,创下工班单船作业量1.5万吨新纪录。截至1月底,该公司外贸大豆作业量同比增长超20%。丹东港散粮码头分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掌握客户货源计划,并针对客户的真实需求进行仓容调整,提高粮食周转效率,今年首月玉米吞吐量同比增长125%。
今年,辽港集团将持续发挥一体化运营优势,不断强化内外部协同,优化业务布局,为全年生产经营起好步、开好局奠定坚实基础。
营口港集装箱码头公司充分释放南北港口的协同潜能,深入推动“化肥散改集”项目,顺利完成“南肥北运”货源首单作业,全力保障东北地区农用生产物资需求。1月27日,绥中港再度迎来“连—绥”组合港业务,标志着该项业务逐渐步入常态化,在进一步丰富绥中港货种的同时,也为辽宁地区客户提供更为灵活、便捷的物流模式。
在取得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指定交割仓库资质的同时,多家贸易商落户营口港,为多元化矿石业务注入新活力。面对区域水渣市场形势变化,盘锦港持续加强与船方、货主的信息交流,敏锐捕捉市场动态,通过灵活调整商务政策,积极吸引客户到港,今年1月该港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近130%。
船笛声声唤新晨,红灯高挂照水面。近日,山东省泰安港码头一派繁忙,在彭集作业区,五颜六色的集装箱鳞次栉比,货船与集装箱车队穿梭其间,吊车有序将货物从船上卸下。
“1月,我们园区货物集疏运量突破60万吨,实现了首月‘开门红’,为全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负责人秦文峰介绍。
过去的一年,泰安港航16项重点工作成效显著。其中,6项创新成果获国家、省市级认定;5个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完成建设投资5亿元,干支衔接、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体系逐渐完备;港口集疏运量突破500万吨,实现了泰安内河港口铁路集装箱运输“零”的突破,开启内河航运2000吨级船舶通航新篇章;船舶岸电改造、智慧航道提升等一系列举措增运能、降成本,推动泰安港智慧、绿色发展。
今年,泰安港航谋划纵深推进“六突破”的行动路径,即攻坚提速重点工程,内河航道相互连通和扩容升级实现新突破;聚力航线开辟、多式联运,港口建设和优化转型实现新突破;加速港口集疏运公路铁路建设,港口集疏运体系实现新突破;培育主导产业,做优特色经济,临港产业和临港经济实现新突破;构建“港航+”服务生态圈,行业管理实现新突破;布局产业新赛道,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新突破。
“泰安港航将强化支点意识,做到在顶层设计有新蓝图、强港建设有新亮点、项目建设有新突破、行业管理有新成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泰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铁路机场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董辰宏说。
在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铁路建设项目广南联络线的施工现场,建设者们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手握工具有序作业。“今年是广南联络线项目的攻坚之年,顺利完成‘眷诚号’盾构机始发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春节期间,我们组织百余名参建人员坚守岗位,铆足干劲推进项目建设。”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吴汉奇介绍。
广南联络线位于广东省广州、佛山两市毗邻地段,正线公里,途经佛山市南海区,广州市荔湾区、番禺区,是连接广州站与广州南站的重要通道。项目建成后,将逐步加强广州枢纽主客站间的互联互通,增强枢纽及路网运输灵活性,为广州建设世界级交通枢纽提供有力支撑。
“‘眷诚号’盾构机刀盘直径12.86米,总长约120米,总重量约3000吨,负责西塱隧道4.59公里盾构段的掘进任务。”在进口明挖段现场,中铁十八局广南联络线项目负责人陈明一边核对盾构设备清单,一边向记者介绍。接下来,项目部还将对设备完好情况、油路密封情况、电气设备防护等内容做一一检查,完成盾构机组装调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