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03

作者: 党建工作 发布日期:2023-12-22

  本报12月12日讯(半岛全媒体记者 马正拓)12月12日上午,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建设项目举行完工仪式,青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又一重点项目成果落地。据悉,工程于2021年5月开工建设,经过31个月紧张施工,顺利提前建成完工,具备通车条件,将结合中北通道胶州段建设情况,适时开放通行。

  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是中心城区北部快速通道的先行实施段,位于胶州市胶东街道,建筑设计企业为青岛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桥梁全长3.4公里,概算投资18.8亿元,按照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标准宽度57米,最大宽度68.5米,双向十车道,是目前国内最宽的单体公路桥梁,国道204和中心城区北部快速通道在此汇合共线跨越大沽河。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胶东国际机场运营,区域交通承载量需求激增,原大沽河桥已不能够满足高效通行的需求。新建大沽河特大桥高架跨越多条地面道路,与旧桥通行相比,通行减少5个红绿灯,通行速度由原来每小时40~60公里直接提升到每小时80~100公里,大幅度的提高了胶东国际机场周边综合立体交通网全天候通行保障能力。

  据介绍,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坚持创新优先,在科学技术创新和项目管理等方面勇于突破,取得丰硕成果。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项,山东省省部级工法1项,青岛市市级工法3项、科技奖1项,荣获科技建造示范工程。项目通过应用BIM技术,实现各阶段多元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及有效传递,构建架构开放、核心要素齐全的数字桥梁,打造省内BIM技术应用样板工程。设计阶段以数字化的设计手段,多专业协同设计,采用参数化的方式来进行BIM正向设计,形成了全桥的BIM模型,三维设计图纸中涵盖了桥梁各部位技术参数和建筑材料等关键信息。建设阶段基于BIM模型搭建管理平台,提出并运用“BIM+工作法”,综合把控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等各项工作,实现项目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未来的养护阶段将通过“数字化交付”的方式,继承设计及施工阶段的全部数据成果,基于三维模型进行构件信息标识、准确掌握各类信息,为养护决策提供辅助,逐步提升青岛公路数字化管理水平。

  此外,按照中心城区北部快速通道整体规划部署,项目以“全路段感知、全天候通行、全过程管控”为定位,接续实施智慧公路设施建设,打造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基础设施体系。大沽河特大桥设计的智慧公路设施主要有交通事件极速感知系统、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和道路凝冰自动化处置系统。交通事件极速感知系统通过遍布全桥的视频事件感知器,实现对桥梁重点路段交通事件的感知覆盖,便于公路管理部门能够第一时间做出一定的反应;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对公路气象站数据、路面状况数据、设备信息采集数据等多元数据来进行融合处理分析,能第一时间通过屏幕发布气象提醒,道路运作状况等信息,保障道路全天候安全有序地运行;道路凝冰自动化处置系统在冬季雨雪天气时与气象预警配合,快速应对冰雪冻雨等恶劣气象灾害,避免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实现“大雪好清除,小雪无残留”。相比于人工清扫更高效、反应更及时,真正意义上实现雨雪天气的全天候安全运行。

安博官网|下载app 版权所有 渝ICP备11002409 网站地图